業界必須知道的礦泉水的由來
礦泉水應該說自古以來就有,比如很早起中國習慣依山傍水的生活家方式。喝著自家附近的山泉水或者礦泉水。礦泉水的業界來源如下:
19世紀,一些歐洲貴族在一次偶然的機會,飲用了一處礦泉水,發現其對泌尿系統疾病有療效,便開始灌裝生產,這種瓶裝天然礦泉水一經問世,便立刻成為皇室貴族、商業巨子和政客們炫耀身份的奢侈品?,F如今,天然礦泉水在西方國家依然是身份的象征。一瓶天然礦泉水的價格比碳酸飲料和牛奶都貴得多。
中國第一瓶礦泉水產自青島嶗山。20世紀初德國商人在嶗山投資建廠,最早的名字“ALCA健康水”,用玻璃瓶裝。當時的青島,大部分都是洋人和外地人,本地人口只占1/3。當時礦泉水價格昂貴,在青島人心目中,將這種水與貴族化的生活方式聯系在一起。剛開始,這種水在國內很少有賣,主要供出口,在東南亞地區很受歡迎。
國內消費者開始普遍接受礦泉水始于20世紀80年代。當時上海黃浦江的水遭到嚴重污染,水中散發惡臭,同時,長江和淮河流域的水體也出現問題,一時間對生活飲用水的擔憂成為一種集體情緒。此次水污染卻給礦泉水企業帶來機遇,原來價格昂貴的礦泉水開始被消費者接受,人們認為裝在瓶子里的水才是安全的。正是人們對礦泉水的信任,一些企業在高利潤的驅使下,把自來水進行再加工生產純凈水,進行大批量生產。一場瓶裝水市場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。
在第一次“水戰”中,礦泉水無疑成為最大的受害者。當時,娃哈哈投入巨資竟拍獲得央視黃金時段廣告,宣稱經過幾十層過濾,是最純凈的水,而農夫山泉則強調天然,“農夫山泉有點甜” 這句口號已經婦孺皆知。雙方還互相在各種場合抨擊對方,一時間瓶裝水戰場硝煙彌漫。后來,為避免“殺敵一千,自損三百”的尷尬局面,雙方各自鳴金收兵,在純凈水和天然水領域奠定了各自的主導地位。而天然礦泉水市場開始不斷萎縮,更有甚者,將天然礦泉水加工成純凈水出售,寶貴的資源就這么被浪費了。而大街小巷里,小商販們打著礦泉水的名義在叫賣純凈水和天然水,讓很多人誤以為裝在瓶子里的就是“礦泉水”